青春三下鄉(xiāng)∣藝術與教育學院2025年暑期“三下鄉(xiāng)”社會實踐活動紀實
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,深刻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大課堂中“受教育、長才干、作貢獻”。近日,藝術與教育學院精心籌備組建暑期“三下鄉(xiāng)”社會實踐團,奔赴基層一線開展社會實踐活動,開啟一場紅色傳承與藝術實踐的青春之旅。
第一站:文藝星火點亮童心夢——清水鎮(zhèn)九年制學校
實踐團首站踏入清水鎮(zhèn)九年制學校,用文藝的星火點燃孩子們的夢想之光。志愿者們充分發(fā)揮專業(yè)特長,精心設計“藝術+童趣”融合課程,將藝術之美與童真童趣深度融合,以活力四射的文藝表演和暖心互動,為孩子們呈現(xiàn)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?;顒硬粌H為孩子們打開藝術之窗,更通過沉浸式互動,讓孩子們感受到藝術教育的溫度,為鄉(xiāng)村美育注入新鮮活力。
第二站:溫暖“技能包”里的雙向奔赴——武威社會福利院
走進福利院,志愿者與小朋友們暖心互動,剪紙課上,彩紙在指尖翻飛,剪出的圖案化作聲聲祝福,在培養(yǎng)孩子們的動手實踐能力的同時,更在美感體驗中將非遺傳承的種子種在心里,開出燦爛的花。手拍鼓前,節(jié)奏與歡笑交織,隨著鼓點的律動,輕快的旋律敲出滿室溫馨。就連平日里略顯枯燥的科普小知識,也被志愿者們講成了一個個“溫暖故事”?;顒幼詈?,志愿者們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小禮物分發(fā)給每個孩子,收到禮物的孩子們露出了燦爛的笑容,這份溫暖在彼此心間久久回蕩。
第三站:“創(chuàng)意狂歡”里的科學種子——航校附小
航校附小里,一場別開生面的“創(chuàng)意狂歡” 熱鬧開啟。志愿者與小朋友齊聚,讓課堂成了歡樂與知識的樂園。剪紙課上,小朋友剪出“超級飛俠”“校園小花”等作品,蘊含了無盡的奇思妙想與純真的童稚之心,一剪一裁之間,不僅是對傳統(tǒng)手工藝術的深入體驗,更是孩子們創(chuàng)造力與想象力的自由翱翔。手拍鼓節(jié)奏融入科普知識,志愿者邊帶律動邊講科學常識,鼓點的歡快與知識的奇妙相互映襯,讓這場創(chuàng)意活動不再只是單純的玩樂,更成了播種科學種子的生動課堂,在孩子們心中悄悄埋下對未知的好奇與探索的萌芽。
第四站:“藝武”課堂與探索之旅——科技巷社區(qū)
最后一站,志愿者走進西關科技巷社區(qū),為孩子們送上三日“藝術成長大禮包”。課堂上,葫蘆絲與手拍鼓的系統(tǒng)教學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民族樂器的魅力,武術一招一式的示范與練習中體會到了傳統(tǒng)文化力量,志愿者還為孩子們贈送葫蘆絲與手拍鼓?;顒幼詈笠惶?,孩子們在志愿者帶領下參觀了學校新能源科技館與紅色文化館。展廳內,孩子們專注傾聽、主動提問,對知識的渴望與對歷史的敬畏交織,讓孩子深刻體會到科技發(fā)展與紅色精神傳承的緊密聯(lián)系,也讓這趟社區(qū)之行更添了一層成長的意義。
本次“三下鄉(xiāng)”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學院專業(yè)特色,實現(xiàn)了科技傳播、社區(qū)服務與思想引領的統(tǒng)一。志愿者們在服務奉獻中提升了專業(yè)技能、實踐能力與社會責任感,在基層沃土中了解國情民情,堅定理想信念。學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,拓展實踐平臺,豐富育人載體,引導更多學子將青春智慧書寫在祖國大地上,為服務地方發(fā)展、賦能鄉(xiāng)村振興貢獻堅實力量!
相關閱讀
-
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!
- 上一篇:青春三下鄉(xiāng)∣推普入鄉(xiāng)村 同音筑夢行[ 07-13 ]
- 下一篇:沒有了!